我們的差別在那裡?

剛才偶然看電視英文節目,有人訪問一位女學生領袖,問她在這佔領運動中有些什麼成功和失敗的經驗。她回答說沒有什麼成功,有失敗的地方,比如那天包圍政府總部的行動,沒有籌備好,因此失敗。

我本能地不同意那同學的看法,同時也看清楚了我們「代溝」的所在。

我不同意她說沒有成功。九月廿八日當天,在催淚彈後,我已大聲說「我們已勝利了,可以開心回家了。」

關於後來的長期佔領,雖然我曾提出批評,但事後我承認這長期佔領,縱然有不理想的副作用,也成功引發了市民及世界輿論關注本港的民主運動,比三子的計劃行快了好幾步。當然,目前還不容易衡量正面或負面的作用那個更大。

同學們說沒有贏,是因為他們以為佔領行動一定很快會帶來政府的讓步。事實是:無恥的政府麻木不仁,無動於衷。膠著的狀態卻侵蝕了不少我們已贏得的民意。

那位同學說:那天包圍政總和特首辦的行動,錯在籌備不足。我認為那行動的構思已失敗。「包圍」也就是「衝擊」,也就是「強攻」,怎麼可能又同時「不襲擊公職人員」?自己否定武力而引起對方施用暴力,對自己的戰友公道嗎?這還算是和平行動嗎?

或有人以為不必繼續這些爭論了。我認為在這休戰期間值得檢討得失,調整戰略。「悟已往之不諫,知來者之可追」。

我還是欣賞鮑彤老人家(九月初)的說法:「已經載入史冊的佔中,審時度勢,收發自如,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效果,自當前途無量。」

不再要佔領區,但讓佔領期的想像力、創造力、勇氣、機警和溫情遍地開花!

青年們,這一切還是要靠你們!

We will be back!

老若瑟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